:::

校園焦點

實務與學術界人才蒞校 分享法律職涯經歷

2018-01-11 • 輔仁教育

實務與學術界人才蒞校 分享法律職涯經歷


法律學院職涯講座參與狀況踴躍,現場一位難求。

輔仁大學法律學院日前舉辦「你/妳想成為什麼樣的法律人?」職涯講座,邀請國際婦女法學會會員前來,分享他們選擇法律作為一生志業的心路歷程。
 
國際婦女法學會中華民國分會首次蒞臨輔大舉辦講座,而這次的講者陣容堅強,分別來自實務界與學術界,包含智慧財產法院法官熊誦梅、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朱德芳、法官學院法官游悅晨,以及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劉彥玲。
 
「時間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法官熊誦梅表示,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將來如果要走法律,就必須掌握這項專業;反之,就算從事法律以外的工作,學過法律也絕對是加分,不管是在邏輯思考、時間管理、做事效率等方面,從過去的法律訓練中,都已奠下深厚基礎。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機遇與選擇。」教授朱德芳談起,當年因緣際會下接觸教職,過程中她也曾陷入迷惘;直到慢慢調適心境,才發現越教越有味,更積極將有趣的案例帶入課堂裡。她表示,對未來職涯方向還很模糊的同學,不必太過恐慌,「好好地唸過法律,就會知道自己喜不喜歡了。」她也建議,可以多去嘗試其他領域,把握住每個當下的機會,進而找出自身專長跟喜歡做的事。
 
法官游悅晨為輔大校友,她笑稱自己是負面教材,大學時期並沒有很專注於課業,直到大四擔心畢不了業,才痛下決心苦讀,因此她勉勵學弟妹:「你們可以比我更早做準備,好好規劃未來的路。」她也提及,法律職務的選擇,端看個人的性格。舉凡檢察官具有偵查權,工作主導性強,時常得到現場勘驗,適合喜歡四處奔走、廣交朋友的人;法官的辛苦則在於繁重的文書工作,適合耐得住長時間孤軍奮戰的人。
 
同為輔大校友的律師劉彥玲,回想這一路走來,當時應該多與先進們交流,雖然前輩的經歷不一定能完全適用在每個人身上,但仍具有參考價值。她期許學弟妹,將來無論擔任什麼職務,都應該對自己所做的事充滿興趣,如此一來,就不會去計較一天到底花費多少時間在法律工作上。最後,劉彥玲更語重心長地說:「輔大人在玩樂的部分,是絕對不會輸給第一志願的學生;但是在課業方面,我認為應該也要有相同程度的投入。」【公共事務室校園記者廖育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