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焦點

輔大「建構永續校園生活研討會」站在SDGs基礎目標,踏出穩健永續未來(下)

2022-06-21 • 學習資源

輔大「建構永續校園生活研討會」站在SDGs基礎目標,踏出穩健永續未來(下)

▲輔仁大學「建構永續校園生活研討會」江漢聲校長與公共事務室鄭靜宜主任合照。
 
【公共事務室供稿/李淑珍撰】「大學媒體教育與永續城鄉發展」看似兩個不同的主題,實則相輔相成、息息相關。輔大影像傳播學系黃乃琦副教授提到,新莊區是一個移居的城市,以前是一個工業區。在教學時,希望同學們能為在地發聲、說自己的故事。用文史、社會課程、甚至是媒體實做,讓新莊居民感受到這是一個永續家園。

讓學生們去體驗、觀察、實做,用這些題材作報告的過程,去省思地方的議題。要達到永續的概念,我們應該瞭解地方的需求是什麼?幫地方解決問題。以地方作為主導,做出教學研究,然後再回饋社區。例如輔仁大學針對高中開設微課程,幫助社區高中接軌大學教育,媒體實做課程針對地方創生去實地探訪。

另外設定專題,希望能關心偏鄉永續發展、文史經濟。而輔大電視台、跨領域協作等等,更希望能跨文化說故事,讓在地的故事可以在全球發聲。希望能善用各式媒體,把故事說出來,為在地發聲,展現地方特色,讓地方永續傳承。


▲輔大影像傳播學系黃乃琦副教授線上分享。
 
在綠色校園行動方案中,VR/AR的應用一直是很吸引人的一環。「永續校園:VR/AR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由輔大英文系周德嬚助理教授為大家介紹永續與數位環境的關係,主要是希望高教能優化軟、硬體,結合社區發展,能夠永續終身學習、一起推動環境教育。

由於疫情關係,線上學習已經變成常態,AR實際應用到校園導覽、圖像辨識方式學習地理、進行互動結合等等。近幾年,在輔大外語學院院長劉紀雯教授鼎力支持下,周德嬚老師將課程運用不同的工具,去推動應用。例如線上聖誕市集的耶穌畫作、把畫作後面的故事,用手機觀看,同時可以有互動、問題回應,並引導沉浸式學習。

另外,在輔大師培中心黃騰主任的推動下,科技結合學科的應用課程也都持續開設。引導中、小教的師資生結合學科與議題設計出AR/VR互動小遊戲,再搭配黃老師世界公民議題課程,將設計出來的小遊戲帶到國、內外偏鄉學校的教學現場,不但能提升學童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讓他們接觸更多元的學習模式。

去年輔大進修部英文系迎新採用2D Metaverse發展的Gather. Town,讓新生進入此空間(空間內有座位、師長席、不同教室等等),讓大家沉浸在這個環境當中,彷彿身歷其境。同時也可以跑去分班教室,做分組討論。
 
另外,也有用3D Metaverse Roblox做空間建置、介紹。熱門遊戲Minecraft也是採用3D Metaverse製作。洛杉磯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建立了Virbela Open Campus,真的就像在真實校園開會,Open Campus就像是校園的延伸,Facebook (Meta)的工作空間也是類似的規劃,讓學習、工作都可以有置身其中的感受。

這一年的課程是採用Cospaces, Mozilla Hubs讓同學們可以自行建模,開啟不同情景,用頭戴裝置、電腦、手機都可以觀看。雖然頭戴裝置的普及難度比較高,但線上也有連結方式可以讓孩子們探索。讓虛擬課程更落實在生活素養導向,結合社區需求,透過設計更關心在地相關議題,也能讓專題設計更有意義和價值。同時透過英文與科技的結合,進一步達到跨領域融合的更多可能。


▲輔大英國語文學系周德嬚助理教授線上分享。
 
「永續環境與校園,走入教學元宇宙—邁向VR教學與研究的第一步」是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余家斌副教授帶來的主題。從森林療癒談到污染、生活習慣改變會造成很多問題,要如何改善此狀況,接觸自然是最有效的方法。接觸自然對於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現代社會的健康解法,就是讓人們重拾與自然的連結,把自然帶進室內,或是把人帶到自然中。至於森林療癒為何會結合到虛擬實境的應用?是因為余家斌老師有一次演講遇到心理師詢問:「患者都是末期症狀無法出門,要如何透過接觸自然幫助他們。」加上之前在阿里山辦活動時,看到一位坐輪椅的先生被朋友推到阿里山上看日出,讓余家斌老師思考是否有更簡便的方式讓他們可以接觸到大自然。

臺大2016年就開始與HTC合作,也有做虛擬環境森林與都市環境對生心理效益之研究。經由研究發現,在森林環境中負面情緒真的會有改善。這樣的應用除了可以讓老年人、行動不便者體驗遠距休閒之外,針對森林遊樂區、國家公園行銷也有很大的幫助。

使用VR時最主要的挑戰有三項:軟體、硬體設備、如何與教學研究結合,很重要的是背後的腳本,故事架構、分支,採用VR的方式對沉浸式體驗很有幫助。余老師主要是採用360度的影像方式,互動性需要再用軟體去編輯呈現。由於防疫關係,國外許多學生需要接受14天防疫隔離。因此臺大和HTC合作將VR森林帶入旅館,讓隔離的國際學生可以觀看臺灣森林美景,達到身心的放鬆。老師們做VR教學,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與自己的課程結合,若課程不適合,不必為了做而做。

臺大未來預計成立VR教學中心,使用互動式教案,例如護理系的臨終護理。可以變成學生長期學習的工具。教學元宇宙的好處,除了可以有身歷其境的真實體驗,補足線上課程的不足。疫情期間更可以減少實體接觸、降低碳足跡。讓課程磨課化(MOOCs),把學校特色課程放在裡面,拓展學校影響力。打破學校的實體疆界,讓課程可以給外校、甚至國際的學生觀看、使用。讓課程無國界、學習無時限,同時也能達到永續學習的目標。


▲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余家斌副教授線上分享。
 
誠如輔大公共事務室鄭靜宜主任提到:「科技縮短我們空間上的距離,科技的發展,可以與校園內社區、在地結合。未來要如何做教學研究發展,同時擁有更好的收穫是我們可以思考的地方。」永續校園是恆久、持續的進行式,未來更希望能延續做下去,對永續發展有更多啟迪。

相關連結:
輔仁大學【建構永續校園生活_永續環境教育與宣傳】研討會影片
輔仁大學【建構永續校園生活_永續環境教育與宣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