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焦點

應美系胡發祥老師榮獲紅點設計大獎 鼓勵學生持續創作「好作品」

2020-04-07 • 輔仁教育

應美系胡發祥老師榮獲紅點設計大獎 鼓勵學生持續創作「好作品」

▲2019年11月輔大應用美術學系胡發祥老師遠赴德國柏林參加紅點設計大獎頒獎典禮。

 
2019年9月輔大應用美術學系胡發祥老師以「書籍封面設計」、「品牌識別標誌設計」榮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這是他以個人名義獲得的第7座專業紅點獎。

胡發祥從幾年前起開始報名國際獎項,至今他以個人名義得了7座獎項紅點設計大獎,再加上帶學生參賽的得獎紀錄累積逾2、30座。他表示,相較於每年得獎率大約7%的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Awards)」,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及廣告獎(Communication Arts)」難度更高,獲獎率約3%,而英國「D&AD設計與藝術指導獎(Design & Art Direction)」堪稱英國藝術設計領域的「諾貝爾」等級的獎項,獲獎率低於1%,甚至外國有專業設計大師說一生中若能的一次就值得了,另外還有以個人、且是台灣唯一一位同時囊括金獎和銀獎的「倫敦國際獎(London International Awards)」、紐約字體藝術指導俱樂部(Type Directors Club)」等等,這些高難度的獎項,都在他的辦公桌上排排站,然而獲獎無數的胡發祥老師卻沒有一絲傲氣,娓娓道來這些年他對於設計、廣告等藝術領域的想法。

2019年拿了幾個國際上最重要的獎項,都是在教育戰國策中被列為第一等獎,對屢屢獲獎的胡發祥而言,紅點設計獎早已是囊中之物,甚至設計圈內人都稱他為「撿紅點大師」,胡發祥覺得一半是開玩笑一半覺得很是惶恐。他一再強調,參加比賽並不是最終目的,他以自身經驗告訴學生,可以將比賽當作「好作品」的水準目標,不斷努力創作好的作品,若幸運得獎只是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讓自己一直在累積優秀作品。他也坦言,得獎看似光鮮亮麗,但先前的努力與辛酸少不了,許多重要獎項都必須在業界超過二十年打拚,才能不只是靠團體資源打群體戰,也能單靠個人的實力把獎抱回家。

胡發祥表示,帶同學參賽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也是一種挑戰的樂趣,他鼓勵學生報名獎項並不是基於世俗的功利主義,他說:「你必須先做到一個標準(入圍),因為作品好不好大家有目共睹,最後是否得獎還牽涉到評審的偏好及一些運氣。」他一再強調,獲獎與否是其次,他藉由參加比賽,鞭策自己每年、或在每個階段都能產出讓多數人也令自己滿意的作品,而不是得一個獎之後就停止創作,他認為得獎只是附加價值,有可能真是錦上添花、或許也是雪中送炭。談起這一路獲獎無數的起源,胡發祥說:「十幾年前紅點開始在台灣知名度上升,當時幫兒童福利聯盟設計公益海報後,隨性就用這個作品去報名最後得獎,也開啟了一路的參賽經驗」。除了紅點設計獎,他也鼓勵同學參加不同的競賽,他說:「一切都是看數字多寡是沒有意義的,數字都只是在騙外行人,用很多數據只是冠冕堂皇,但真正好作品的意義與價值會在不斷創作的過程中呈現。」


▲兒福聯盟公益海報,比喻兒福如同菩薩的甘露,降臨在淤泥(象徵弱勢環境)中的蓮花(象徵兒童)。

「設計,就是用聰明又兼具藝術的方法傳遞正確訊息。」胡發祥對於指導學生,他說技術可以磨練,但真正的創意、靈感無法教,只能啟發並慢慢培養,而教導學生目的重點不在於培養設計師,他更希望未來沒有計劃往設計這條路走的學生,能成為有品味的好客戶,支持好的設計師並與他們合作,他認為「我們不能只會說得一口的『美學』,每個人都先確實的去『學美』,提升全國民眾的美感,才能讓台灣充滿設計與藝術美學!」
 
去年11月胡發祥赴德國領獎,在柏林圍牆附近觀光時,隨手用手機一拍的照片後來也獲得國際攝影獎(12th International Color Awards),他以此告訴學生,要養成信手拈來都是創意、並具有做好作品的觀點。相信能有這樣的實力不能只是靠運氣,而是多年累積的實力,加上誰也偷不走的靈感創意,才能在設計圈中佔有一席之地。



▲胡發祥老師在柏林圍牆隨手拍下的照片也獲的國際攝影獎(12th International Color Awards)。
 
今年剛剛榮獲台灣百位卓越設計家的胡發祥,過去十年累積了大大小小已超過100座國內外獎項,到世界各地風光領獎之後,回到辦公桌上那枝看起來簡單樸實的木鉛筆獎座,其實才是設計產業裡最令人嚮往的獎項,經過他的解釋才知道,原來那是真正重視與表揚創意和設計的獎項,鼓勵設計師莫忘初衷,持續創作。也期待胡老師在應美系與學生激盪出更多創意作品,一起在國際設計舞台發光。【公共事務室校園記者潘卉秋報導】



▲胡發祥老師在2019紅點得獎作品_書籍封面設計。



▲胡發祥老師在2019紅點得獎作品_標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