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學伴」AI遠颺 穩步向前 傳承典範
2025-09-12 • 輔仁教育

▲21所夥伴大學為計畫用心付出,由教育部致贈感謝狀。
【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供稿】 「114年數位學伴計畫傑出人員選拔頒獎暨成果展」9月5日於輔仁大學國璽樓辦理。「數位學伴計畫」今年邁入第二十年,輔仁大學擔任營運中心,帶領全臺21所夥伴大學,陪伴116所偏鄉國民中小學1,412名學童。
為感謝所有參與計畫師長及大學伴的用心並肩負服務偏鄉地區中小學之社會責任,以選拔獎勵讓計畫傳承經驗與樹立典範,延續計畫活力與陪伴的力量點亮偏鄉持續前進的道路,今年共75位傑出帶班老師及傑出大學伴,由教育部獲頒獎狀期勉鼓勵,並頒發21所夥伴大學感謝狀,共計222位師長及夥伴蒞臨。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吳穎沺司長、輔仁大學彭正浩資源與事業發展副校長、數位學伴營運中心呂慈涵主任以及與會師長合影留念。
吳穎沺司長期勉,數位學伴計畫的初心與價值,核心永遠是孩子。一個進步的文明或社會,應當給予下一代更好的環境與培育,並以人為本。若缺少「人」,科技終究是冰冷的。偏鄉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雖然在執行計畫過程中難免艱辛,但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吳穎沺司長、鄧慧穎科長與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數位學伴營運中心)呂慈涵主任一同參觀傑出人員海報展。
輔仁大學彭正浩資源與事業發展副校長表示,感謝教育部長期支持輔仁大學以「數位學伴計畫 營運中心」的職掌,結合各大學的社會參與能量,為偏鄉中小學提供一對一線上伴讀,也培育大學生在服務中發展自我管理與服務他人的情操。AI時代,「一個人的價值」更顯珍貴,而這份價值正是輔仁大學堅持的初衷。計畫第20年,是一個里程碑,但也是創新的起點,輔大將一本初衷,與大家一起邁向:優質教育、平等、夥伴合作的普世價值。
▲輔仁大學彭正浩資源與事業發展副校長感謝計畫團隊的投入並和全體與會者共勉,持續深耕計畫。
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數位學伴營運中心)呂慈涵主任分享:「要做教育的僕人」。僕人的特質就是尊重與聆聽,期許計畫持續秉持「尊重與協力」的精神,成為偏鄉老師的助手,減少偏鄉老師的行政負擔,將老師的時間還給孩子。數位學伴計畫從2006年至今,二十年間見證了臺灣數位學習的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的落實。計畫持續深化「一對一線上陪伴」的模式,積極導入數位學習平臺與 AI 教學應用,期盼偏鄉孩子能在學習中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回望數位學伴計畫20週年,未來持續與AI科技相伴而行,帶領小學伴迎向未來AI時代。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吳穎沺司長、鄧慧穎科長、張文慧承辦人、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數位學伴營運中心)呂慈涵主任以及國立政治大學計畫主持師長合影留念。
數位學伴計畫經歷20年的數位學習旅程,藉由每一年傑出人員頒獎典禮成果分享,肯定偏遠地區教師與計畫大學人員的教學成果,也將順應AI時代發展,帶動教學模式全新啟程,為臺灣偏遠地區學童數位學習發展新力量。
▲與會者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