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焦點

諾貝爾獎得主Prof. James E. Rothman伉儷訪生科系 師生喜交流

2025-11-07 • 輔仁教育

諾貝爾獎得主Prof. James E. Rothman伉儷訪生科系 師生喜交流

【生命科學系供稿】2025年11月6日的早上,輔仁大學生命科學系迎來了一場科學界的盛事—201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 Prof. James E. Rothman及其夫人Prof. Joy Hirsch蒞臨,與教師們進行了簡短而親切的學術交流座談(Special Forum with Prof. James Rothman)。Prof. James E. Rothman 伉儷於座談會結束後亦至郝思漢講堂與本系學生見面,分享其學術旅程並給予勉勵!


▲諾貝爾獎得主Prof. James E. Rothman伉儷蒞臨輔大生命科學系,美國基金會柏殿宏董事長、姚武鍔會長、范淵達副會長、全球校友總會鄭時寧會長及本校劉維民副國際長皆參與本次座談會。


學術交流:與系上教師進行座談


▲Prof. Rothman伉儷生科系走廊兩側展示的海報饒富興趣。


座談會由生科系校友董久源教授(輔仁大學111年度傑出校友)主持。Prof. Rothman現任美國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講座教授(Sterling Professor of Cell Biology),同時也是奈米生物學研究所的創辦人與主任。

他分享了當前熱門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osomes)觀點與研究。他認為胞外囊泡在醫學上有巨大潛力,尤其在癌症治療方面,當前迫切需要的是開發合成的胞外囊泡(synthetic exosome),例如利用單一或兩種重組蛋白(如CD9)和脂質奈米顆粒作為基礎,來封存 microRNA 或其他有效成分。他表示,這項基礎核心知識與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將推動該領域的重大進展。系上教師們藉此機會與諾貝爾獎得主近距離交流,對未來研究方向獲益良多。


對生科年輕人的勉勵:擁有廣泛追求知識的熱情與具有責任感的科學人





Prof. Rothman伉儷亦撥冗前往新理工大樓郝思漢講堂與生命科學系的學生們,並分享學術歷程。Prof. Rothman從小就想成為科學家,最初對物理學抱有興趣,直到耶魯大學畢業前才接觸生物學。在分子生物學的邏輯與底層之美尚未完全顯現時,他選擇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包括數學、物理學、人類健康、疾病、生物化學,乃至於現在的腦神經科學)。

他向在座的學子傳達兩個重要的建議:1.務必把握機會接受廣泛的學習:他鼓勵學生,尤要從身邊的每個人(不僅是老師)身上學習。2.對每階段的學習負責任。他指出,學業上取得的分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內化了多少知識、想著對周遭世界有所貢獻。

感謝Prof. Rothman 伉儷的蒞臨與分享。在這特別的早晨, 生科系的師生們有機會與諾貝爾獎得主近距離交流,真是一個幸福又難忘的時刻!


▲理工學院院長王元凱教授和生科系主任侯藹玲教授代表致贈禮品。

更多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