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館所研究生藍麗霞獲「 國立臺灣圖書館114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 」優等
2025-10-23 • 輔仁教育

▲博館所藍麗霞同學(中)榮獲國立臺灣圖書館「碩士論文優等獎」,由館長曹翠英(左一)親自頒發獎狀;指導教授王廷宇博士(右一)亦獲頒感謝狀,肯定其在學術指導上的卓越貢獻。(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博物館學研究所供稿】博物館學研究所113學年度優秀畢業生藍麗霞同學,在王廷宇副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完成學位論文《黃土水之〈少女〉胸像及〈甘露水〉的生命史:藝術品的收藏場域與人際關係網絡》,榮獲「國立臺灣圖書館114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優等獎。頒獎典禮於10月17日舉行,謹此致賀!
▲藍麗霞同學(右二)與其他「碩士論文優等獎」得主於頒獎典禮後,與國立臺灣圖書館館長曹翠英(右一)合影留念,共同紀錄榮耀時刻與學術成果。(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本屆研究獎助計畫共徵得101篇申請論文(博士論文15篇、碩士論文86篇),最終僅有3位博士與8位碩士獲頒優等獎,競爭激烈。藍麗霞同學以博物館學視角切入,聚焦黃土水的〈少女〉胸像與〈甘露水〉兩件作品,追溯其自創作、展示、收藏、修復、佚失至再發現的流通歷程,並從收藏場域與人際網絡出發,提出有別於傳統藝術史的觀點,以「物的生命史」展現跨領域的深度與創新研究。
▲國立臺灣圖書館舉辦「114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發表會暨頒獎典禮」,藍麗霞同學(第二排右二)與其他獲獎者現場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展現臺灣學研究的多元面向與深厚學術能量。前排由左至右依序為: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副教授王廷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吳文星、國立臺灣圖書館館長曹翠英、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黃美娥、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王雅萍。(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評審委員黃美娥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於典禮引言中指出,該篇論文詳實運用前人研究與豐富史料,架構清晰完整。其對「物的生命史」考察,亦緊扣臺灣從戰前到戰後的歷史脈絡,深入剖析教育政策與公私立機構對臺灣美術發展的影響,兼具宏觀視野與細膩思考,整體表現超越一般碩士論文水準,獲得評審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