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院與10所大學教師共學:探討素養導向教學與行動研究
2023-04-10 • 輔仁教育
▲第一場: 探索者針對「大一年」的各個議題進行討論(由左至右:東南亞學程執行長蘇文彬老師、教育部素養導向計畫主持人焦傳金館長、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專案管理師廖東杉先生)
【外語學院供稿】三月十七日(也愛爾蘭的聖派翠克節),教育部「XPlorer探索者計畫」補助的11所大學(包含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的探索者聚集在輔大共學。在綠意盎然,生氣勃勃的輔大校園,探討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如何創新、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科技力與社會實踐力。此次的跨校共學活動由「XPlorer探索者計畫」總計畫辦公室指導,本校外語學院主辦,共有三場,分別處理自主學習、科技賦能與社會實踐三大議題。每場均由輔大教師引言,校外專家(如:東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朱蕙君教授、國立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卯靜儒教授、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執行長吳明錡、中研院人社中心廖泫銘研究副技師)分享與作總結,引導夥伴學校針對素養導向教學的三大面向提出問題、深入討論,並報告各校行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上午場的討論於德芳外語大樓孫志文講堂舉行,採世界咖啡館的形式。討論的議題分別是: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應該具備哪些先期素養?老師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相關素養、積極探索學習?「大一年」的國內外研究趨勢分析,以及自主學習納入課程時,老師們應該提供什麼樣的協助?如何評量與研究?在說明完討論題目後,各桌的師長們在桌長的帶領下,紛紛動了起來,分享自身在教學現場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師長們在交流以及桌長總結中獲得了彼此寶貴的教學經驗,也對於新課綱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第一場:外語學院C夥伴跨領域學習計畫研究組召集人西文系杜東璊老師說明學生自覺在高中培養的自主學習能力
上午場的討論於十一點結束,接下來由學術副校長王英洲帶領探索者夥伴進行輔大校園巡禮。第一站是德芳大樓的寰宇廳,寬敞明亮的空間布置著各種色彩繽紛的沙發,是外語學院學生討論作業、休息的好去處。王副校長引用心理學理論,強調要有好的學習環境才能有好的學習品質,因此他致力於優化學習空間。接下來參訪的地點則是原民中心,王副校長表示原民中心的設立代表輔仁大學重視多元族群,也積極培育原民學生發展職涯。老師們也在此享用輔大的特色美食–食科冰淇淋,香甜可口的冰淇淋讓眾多老師們讚譽有加。接著團隊前往創意設計中心,聆聽林倩妏執行長介紹了輔大與在地企業和文化組織的合作,有介紹水資源的動畫,也有舉手就可以聽到教堂鐘聲的療育設計;這些都是輔大善盡社會責任的例子。
▲王英洲學術副校長向老師們介紹原住民族地方創生推動中心
探索者夥伴們一路步行前往濟時樓跨領域學院,瞭解輔大跨領域學院的活潑學習空間與創意教學空間。在具有活潑色彩、跨領域氛圍的e-classroom 裡,探索者展開第二場的討論:運用新科技之跨域教學設計與研究方法。輔大教師周德嬚、吳佩縈和大家分享何謂科技賦能?如何適性發展、啟發創意?如何觀察與反思?接下來由中研院人社中心廖泫銘研究副技師介紹數位敘事如何和空間人文學結合,而時空資訊整合與協作平台既可以呈現故事的時空地點,也可提供大數據分析。
▲第二場:外語學院C夥伴跨領域學習計畫研究組召集人周德嬚老師介紹科技賦能研究的問題意識
最後一場的主題是新常態下的社會參與和跨文化溝通:研究方法與蒐集資料。開場由輔大外語學院C夥伴跨領域學習計畫共同主持人曾明怡老師介紹在外語學院開設之跨文化課程,如何透過服務學習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合作溝通能力;如何跨校、跨文化進行跨文化瞭解與溝通、培養全球競合力等議題的理論及研究方法。德語系的許書珊老師也介紹了她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的特色是讓台灣高中、德國高中及輔大德語系學生互相交流,並讓學生從中提升跨文化溝通素養。
▲第三場: 外語學院C夥伴跨領域學習計畫共同主持人曾明怡老師介紹C夥伴計畫研究設計
下午兩個場次各校的發言與討論也非常踴躍。有一位老師把自己跨領域學習當成「外遇」;另也有老師分享與新住民學生進行跨文化溝通所碰到的困難。 中場休息時段,有許多老師到一旁的教室參觀外語學院的學生作品產出;有外語學院與進修部英文系的畢展、外語學院C夥伴跨領域學習的學生的作品。老師們對於學生的作品甚感興趣,主動向製作學生提問交流。
▲中場休息時間 教育部素養導向計畫主持人焦傳金館長和學生交流作品設計理念
活動尾聲,輔大外語學院C夥伴跨領域學習計畫主持人劉紀雯院長感謝總辦對於此次跨校共學活動的大力支持,並向大家強調外語學院會持續執行探索者計畫的各項目標,並輔助學生成為跨文化、跨領域的外語人才。最後,教育部素養導向計畫主持人焦傳金館長期許未來在雲科大、淡江大學的跨校共學中,得以持續探討更多素養教學及教學創新的議題,為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跨校共學活動完美畫下句點!探索者筆出X,積極邁向教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