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焦點

在輔大遇見填詞大師,量身自製經典好創意

2024-04-26 • 輔仁教育

在輔大遇見填詞大師,量身自製經典好創意

【應用美術系供稿】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在高教深耕-強棒培育奪標計畫的支持下,享譽華人地區影視樂壇的香港殿堂級填詞人潘源良,接受胡發祥老師的邀請,專程蒞臨輔大應美跨領域設計-大師講座與師生們分享填詞的創作思路以及其具有多重創作身份的過程與跨域經驗。





       潘源良,香港殿堂級填詞人、電影編劇以及電影導演、足球評述員、書法家,有「浪子詞人」之稱。80年代起累積至今作詞已超過1000首以上。合作的知名歌手如:王傑、林子祥、譚詠麟、徐小鳳、張學友、李克勤、鍾鎮濤、梅艷芳、張國榮、陳百強、陳奕迅等。填詞代表作品如:【最愛是誰】【數字人生】【愛情陷阱】【憑著愛】【誰明浪子心】【十個救火的少年】.....經典歌詞不勝枚舉。也曾獲得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頒發音樂成就大獎。此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潘源良老師更特別以「量身自製創作術」為題,以其多年的填詞經驗及創意思考,為師生們及與會人士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創作啟發之旅。





       講座中,潘老師一開場即引用了台灣近期引起廣泛關注的地震議題,描述了自己在居家中因應地震而發展出的一系列DIY防震工具。這一段談話不僅是對災害的及時應對,更深刻地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看見問題與發掘創作的契機。潘老師隨即給在場與會師生們聆聽一首他填詞的作品、並由張敬軒演唱的與地震話題相應的歌曲 <餘震>,並說明創作的三大步驟:第一是問對的問題,對發生的情況提出恰當的問題,以幫助構思解決方案;其次是尋找合適的方法,利用手邊的資源或是借助搜尋工具找出可行的對策;最後則是實際應用這些方法,創造出不只是符合自用需要且又能滿足他人的作品。





       至於在填詞創作方面,潘老師特別強調,儘管當今科技的發展讓更多人可以一手包辦詞曲創作,但填詞人的角色依然是獨特的。他認為,填詞人擔任著曲目的「代言人」,透過詞句表達歌曲的深層意涵,是連結歌手與聽眾情感的橋樑。潘老師的話引起了在場學生的深思,也激起了他們對音樂創作的熱情。

       此外,課程也安排了互動環節,讓學生們有機會直接向潘老師提問。學生們積極提出各種關於創作技巧、作品的概念與未來趨勢等問題,潘老師也都一一耐心解答,分享了更多寶貴的個人經驗和建議。

       對於潘源良老師的分享,全場反應熱烈。許多學生及與會人士在講座後紛紛表示,潘老師的經驗讓他們對創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也對跨領域的可能性感到興奮。應美系黃同學說:“潘老師的講述讓我明白了創作不僅是藝術表達,更是人文情感和生活經驗的轉化。我開始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學科知識應用到創作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獨特聲音。”

       此次講座的主持人應美系胡發祥老師也表達對學生們提供跨領域學習機會的強烈願望,希望學生們不要陷入自我的框架內,能從多元的角度探索創作,並將不同的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胡老師說:“跨領域思考課程邀請到的都是最頂尖的專家和大師,我讓同學們了解什麼才是真正專業最高標準,並且希望激發大家追求卓越的原動力。”

       這次講座活動不僅增強了大家對創作的熱情和認識,也提供了實用的技能和思考方式,能夠在未來的藝術與創意道路上走得更遠。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透過跨領域課程,成功地搭建了一個學術與實務相結合的平台,促進了實務與理論交流,提升了教育質量,讓學生們在追求創作卓越的同時,也能豐富自己的人文生活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