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焦點

輔大塔壩團不斷創新 深耕印度客家華人社區

2015-12-02 • 學生生活

輔大塔壩團不斷創新 深耕印度客家華人社區

圖/今年度的輔大塔壩團,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當地非營利組織中,向華裔及印度裔的孩童進行華語文教學。(林宜瑩提供)

早晨喧鬧的人車仍不絕於耳,難耐的酷暑依舊。2015年夏天,一群滿懷理想、背負中華文化傳承使命的輔大師生再度走訪印度加爾各答,他們是第五屆「印度塔壩客家華人社區服務學習團隊」,經由華語文教學、文化交流、田野調查及機構服務等多重方式,逐步爬梳在地豐沛的人文地景,同時為中華文化的延續點燃希望之火,落實天主教大學關懷社會、世界大同的仁愛精神。
 
塔壩座落於加爾各答東郊,為印度最大的華僑聚居地。若將加爾各答這座英屬印度的首府形容為「沒落的貴族」,那麼塔壩便是貴族華服上繡的一粒明珠,隱隱透露出早期先民移居的篳路藍縷,以及客家族裔百轉千迴的離散史。
 
塔壩中國城曾因皮革製造業歷經一時的輝煌,但隨著政府環保意識抬頭,命令具高汙染源的製皮廠遷出,使得該傳產日益沒落,許多居民轉向開設中菜館。然而餐飲業雖然讓當地的經濟發展得以維持,卻因前景有限,促使青年出走。按數據顯示,城內的華人總數不到兩千,人口外移與老化儼然成為社會問題。
 
因看見上述需求,印度塔壩團於2011年應運而生,由輔大服務學習中心創立,旨在以當地化與全球化策略,借重台灣青年的力量復興中華文化。例如輔以影像紀實、田野調查等方法,為當地客家華人文化留下歷史紀錄;經由實務性的教案及活動設計,鼓勵當地青年學子重拾對於自我的身份建構及認同;藉由與香港嶺南大學、印度賈達柏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合作,以及拜會台北世界貿易中心駐加爾各答辦事處、在印台商等網絡式的接觸,提升各界與亞太區域諸國對於塔壩的關注。
 
本年度的計劃除了沿襲往年舉辦的文化夏令營與文化季外,服務的觸角也延伸到對STARS Welfare Society、佛光山假日學堂、靈糧中學等非營利組織的華裔及印度裔孩童進行的華語文教學。其課程設計十分多元,例如教授學生用華語表達顏色與身體部位,再以遊戲作為輔助,加深他們對於新字彙的印象;透過戲劇、模仿等表演,引導學員了解聲音在語文傳播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或者延伸2014年的「新聞營」,從雜誌新聞學的角度出發,訓練他們的中文寫作能力等。
 
連續3年擔任領隊老師的輔大影像傳播學系副教授唐維敏說,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可發現塔壩團華語教學的屬性隨著經驗累積,以及團員間的相互砥礪,逐漸趨於成熟,「且透過不斷的反思以及教法的測試,達到熟能生巧、經驗傳承等成效,進而成為克服團隊經營困難的關鍵。」
 
擔任團隊公關的林宜瑩(大傳四)表示,學童們對於具互動性的視覺領域相關課程最感興趣,例如勞作、繪畫、服裝設計等。然而她也強調,本次的經驗顯示,服務學習的過程不可侷限在教案的框架,「應適時地以彈性的互動及陪伴替代制式化授課。」
 
團隊總召李芳雯(體學四)回想本次訪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在服務機構與不在教案所預設的印度學生相見歡時,所有人卻能立即打破陌生的距離,像一家人般牽起彼此的手,「在這之前總覺得和服務對象存在『1公分』的隔閡,這時才了解到人與人之間所謂『零距離的溫暖』。」
 
擔任團隊文書的王翰仁(織品系應屆畢業生)則鼓勵未來有興趣參與計劃的學弟妹勇於嘗試,特別是開口說英文,「能夠在交流過程中作更精確的表達。」
 
「塔壩團是一個不論在任務屬性或者內容安排上,都十分多元、多層次的團隊,」唐維敏表示,團隊成立之初,由社會調查與華語教學兩大主軸切入,近三年則轉向以辦理華語文化夏令營為核心,同時納入文化研究的思考脈絡,「期許未來,能夠更加著墨在反思人與環境之間的互文,並聚焦於中華族裔在印度的足跡的凝視。」【公共事務室校園記者李奕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