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焦點

烏來小作坊落實在地參與 省思族群文化價值

2017-06-01 • 輔仁教育

烏來小作坊落實在地參與 省思族群文化價值

博士蔡侑霖提及,志工式的教學不僅使技藝傳承,它背後的利他性動機,也可能帶動更多在地師傅投身其中,而參與者正專心地聽講。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於5、6月辦理系列講座,並請來社會學新銳博士擔任講師,而第二場於5月16日舉辦,由蔡侑霖帶來「從族群文化產業到尋找另一條另類之路:烏來老屋手工小作坊的經驗」,帶領大學生用另類觀點去看待相關議題。
 
蔡侑霖表示,隨著文化逐漸商品化,唯有將其販賣,才得以保存文化、維繫族群認同。當學者與大學生進入部落,常做出通俗判斷:原住民不會做生意與行銷,因此需要外界幫助他們將文化工藝產業化,並爭取專利、商標及外部資源。像在許多宣傳海報上,常有「用產業傳承原鄉文化」、「創造消費產值」、「增加就業機會」等字詞。
 
文化商品化之後,在缺乏集體經營的機制下,容易有相互競爭的狀況,且年輕一輩傾向認為自己並不靠文化產業維生,也就沒有學習織藝的誘因,因此儘管幾位種子教師有意願傳承織藝,但後繼乏人,看起來像是技藝沒有交流,整體而言,對文化傳承的助益並不如想像中那麼明顯。
 
蔡侑霖在與部落傳道人接觸的過程中,也聽見他們最真實的心聲。傳道人告訴他,外面單位的步調太快,部落根本跟不上。加上部落內部存在著歧異性,當過多的商業活動介入時,分配不均之下,只會帶來新的紛爭。蔡侑霖也強調:「不是不能做生意,而是需要有更長的時間,做部落內部的整合。」
 
蔡侑霖說:「當大學帶著社會聲望及經濟資本走進部落,如果不是草根式或自發性的組織,是不可能長久的。」透過親身參與計畫,也讓他看見原住民青年的智慧。青年們認為,與其一昧地推動產業發展,還不如先凝聚在地共識,且不依賴外在資源,「很多時候為取得外部資源,必須把自己的社區形容得很落後,產生自我弱化的局面。」
 
於是他們推行手工小作坊活動,秉持落實「在地參與」的理念,,每週至少請一位部落織女擔任教學老師,並邀約其他織女及社區居民主動前來學藝。「一旦技藝交流的網絡被建構起,就較能打破 『向人家請教技術』等於『向人家請教如何賺錢』的糾結。」蔡侑霖說道。
 
志工式的教學不僅使技藝傳承,它背後的利他性動機,也可能帶動更多在地師傅投身其中。此培育過程蒐羅在地居民所具備的各項才能,以及描繪出他們對於經濟的貢獻,改變居民的自我認識,並成為 「在乎他人,與他人連結的經濟主體」,願意與不同背景的人互助合作。蔡侑霖說:「我們希望讓他們意識到,技藝、自我與歸屬感的價值並不等同於金錢,而是本身就具有價值。 」【公共事務室校園記者廖育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