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焦點

一人擁四博士學位 張思恒影響上萬輔大傳播人

2018-06-01 • 輔仁教育

一人擁四博士學位 張思恒影響上萬輔大傳播人

1971年輔大創大傳系近半世紀,一位從大陸河北留學法國、擁有四個博士學位的神父--張思恒,教出了第一代廣播界先驅馮小龍、廣告教父孫大偉、名主播李艷秋、沈春華,為輔大打下以傳播為名的特色。1980年神父病逝,學生追悼,出資千萬成立張思恒基金會,希望能夠彰顯他的理念。但他的生前行儀,僅留在教過的學生心中;他的故事,至今已鮮為人知。傳播學院拍成「張思恒紀錄片」,要告訴您:他是籌建國內第一代電視攝影棚、九年撰寫20多本廣播電視教科書、引進歐洲批判哲學、首開言論自由、會五種語文、當過文化學院(大學前身)法文系主任,是中視、華視的籌備委員,一位學問淵博,不傳播自己,只傳播別人的大傳人。

輔大傳院洪雅慧院長和張思恒基金會,委託影傳系黃乃琦老師動手拍攝紀錄片,在幾張照片和一篇文章的素材中,動手動腳全球找資料,知道張神父是河北省深縣人,1913年誕生在世代為天主教的家庭,讀耶穌會學校,學中國古文、拉丁文、法文、英文,廿多歲時日軍佔領東北,他受命學日文和日本軍官(後來的日本首相大平正方)週旋,避免一場日軍屠城的災難。他立志奉獻天主,36歲晉鐸神父,受命赴法留學,獲社會 政治 經濟 神學等四個博士學位,原本要回河北老家,但中共建政驅逐所有神職人員,只好輾轉香港和菲律賓傳教。

1956年神父來台,在宜蘭南澳原住民部落傳教十年,期間自學傳播八年,轉任天主教經營的「光啟社」,負責電視節目督導。六O年代,電視剛在台灣萌芽,他主動赴日學大眾傳播,回台後在樞機主教于斌校長的支持下,1971年正式成立輔大大傳系,當創系主任,全台第一個以新聞、廣播電視、廣告為重點的大傳系。

張神父用光啟社的經驗,創設輔大第一代攝影棚,造就近半世紀來,大傳校友在業界備受好評,習賢德老師是第一屆系友,成績名列前茅,說張神父總聽學生哪裡有好老師,他就去聘請,也叮嚀學生:「要名要利,就不要來讀傳播,來輔大,就好好讀書」,當時能上輔大大傳的,大都是高中的風雲人物,進了輔大,神父卻要他們「吃虧就是佔便宜,事事讓人,只求學問不要讓人」,讓學生很不能適應,但就是這樣的陶冶,打造出一批批才氣縱橫,卻謙卑為懷的大傳人。

也是第一屆系友的張靜蓓回憶,第一次期中考,張神父剛任系主任出考題就問:「當人人都是記者,你們怎麼辦?」,相隔近半世紀,這變成當前傳播界的大議題,「張神父真的有先見之明」。她說同班同學當年考上政大新聞研究所,還回輔大找張神父教的大一課程筆記,因為神父把正規學問,融入了大一教學,「可惜當時我們還不懂。」

張思恒神父昔人已遠,他的侄孫張蘊光遠在德國,與叔公從未謀面,卻無限景仰地說:「從80年代起,張家的爺爺們和家父,便以家族人自豪的語氣談起張思恒神父的點點滴滴」,他在輔大短短九年的點點滴滴,也讓遍佈全球的徒子徒孫難忘。今年6月16日傳院在國璽樓的小畢典,將用紀錄片讓畢業生重新認識這位祖師爺,一位文采斐然著述多,影音演播技術好,獎勵後進無所求的精彩人物。(黃乃琦老師撰)